5月4日,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組織召開的冶金智能制造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“電爐煉鋼優化供電智能控制技術研究”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在自動化院舉行。專家委員會由東北大學毛志忠、寶山鋼鐵周建平、清華大學袁立強、中國科學院韋統振、金自天正張巍組成。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咨詢部主任劉淼主持了評審會。中國鋼研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郝曉東代表項目完成單位致辭。
會上,項目負責人王成勝報告了項目的技術研究、工程示范應用及經濟效益情況。評價專家委員會審查了評價文件,經質詢、討論,認為與變壓器供電模式比較,特種電源可節能10%以上,對電網沖擊小,自動化院成為電爐煉鋼特種電源研制和示范的全球前端企業。這是繼自動化院二十年積累的大功率交直交變流系統(曾獲兩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)之后,又一次在電氣工程領域的重大突破,并初步奠定了產業化基礎。
同時,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還召開了“大容量高效率低能耗智能電爐柔性供電系統研制及示范應用”項目立項評審會。該項目瞄準電爐用低能耗、大容量、強魯棒、多維智能控制供電電源,計劃積極布局,強投入、硬保障,開展系統性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。專家們一致認為,“純氫冶金+新一代電源供電電爐”模式,可以有效解決直接還原鐵熔分的國際性難題,有希望形成原創性、顛覆性技術體系,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